张学昆,1968年3月出生,作物遗传育种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AG真人国际教授。2005年,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信州大学;2005年,于西南大学晋升研究员;2006年,在中国农科院开展博士后相关研究;2008年,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历任科技处处长、副所长;2020年4月,调入AG真人国际。
先后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油料作物抗性遗传改良团队”首席、“湖北省农业厅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014-2016年)、“湖北省农业厅油莎豆品种改良与土壤检测技术创新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017-2019年)。
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副组长、科技部国家种业自主创新工程规划编制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大豆及替代作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油莎豆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规划任务编制专家。
为“十一五”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油料作物抗灾与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以及“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攻关”、“长江中游适宜机械化高产油菜新品种培育”项目首席。
主要从事油菜抗逆性状的遗传机理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高产优质高效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等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48”、国际合作、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等将近50项课题。
在甘蓝型油菜耐湿性、耐旱性等胁迫抗性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基础研究,系统地研究了油菜耐湿性、耐旱性的遗传机理,开发了耐湿连锁标记(贡献率达25%左右),克隆了油菜ADH等抗性基因,探索了油菜水分胁迫后有利于恢复生长的肥料、技术等调控技术措施,为我国油菜抗逆新品种选育和抗灾减灾技术提供技术理论支撑。其研究成果在《Int. J. Mol. Sci》、《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微生物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等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出版论文近100多篇、专利5项。
选育“阳光2009”、“阳光131”、“阳光198”等10多个高产高抗国审油菜新品种。2017年育成了我国第一个油莎豆新品种“中油莎1号”,2018年育成了“中油莎2号”新品种。其中,“阳光2009”为我国当前推广面积第二大的常规油菜新品种,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七位;“阳光131”是我国早熟油菜育种的重大进步,突破了三熟制产区油菜品种缺乏的技术瓶颈,增产达43%,是增产最高的早熟油菜新品种,为国家区试对照品种,占三熟制产区油菜40%的推广面积。
2017年,作为第一完成人,“油菜耐渍性遗传机理与新品种选育应用”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作为第二完成人,“高产抗逆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10号的选育及推广模式创新”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作为第三完成人,“甘蓝型黄籽油菜新品种选育及遗传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得湖北省科技创新源泉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奖。